哪个将成为你的读研第四城:南京读研

点击数:994 | 发布时间:2025-05-03 | 来源:www.jxylsh.com

    80多年前一个夜晚, 两个二十来岁的文学年轻人雇了条船泛舟秦淮河,随后以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”为题,各自写了一篇长文,这两个人就是朱自清和俞平伯,这两篇散文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。朱自清说:“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,到处都有的年代侵蚀的遗痕。你可以摩挲,可以凭吊,可以悠然遐想;想到六朝的兴废,王谢的风流,秦淮的艳迹。这类或许只不过老调子,不过经过自己家里一番体贴,便不同了。”南京就是如此一个独特的城市:当你感觉她简单时,又仿佛用千言万语仍然没办法确切表述,叫人没办法一眼看穿。

    南京是大的,这份大,来自其独特的地理与深厚历史底蕴的大方。她是一方山水城林,兼备山川形胜之妙;她是一座历史名城,萦绕着沧桑兴衰之感;她是一方文化重镇,无处不流淌着古今文人墨客的遐想情思。她地控长江,扼守京沪大动脉,素有“东南门户,南北咽喉”之称。城东钟山龙蟠,城西石城虎踞。秦淮河、金川河蜿蜒城中,玄武湖、愁湖静若处子。这类风景名胜,经过历代文人索隐穷幽,至乾隆以降,共得金陵四十八景。

   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记录了一段帝王之都的沧桑往事。从公元前472 年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算起,南京到今天已有2500 年建城史。公元1366年,朱元璋构建明南京城。
    1368年,朱元璋称帝,改应天府为南京,这是南京命名之始。
    1853年至1864年,太平天国建都南京,称天京。
    1912年元旦,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,定都江宁,改江宁为南京府。同年4 月,临时政府迁往北京。
    1927年中华民国复都南京,并进行了以城市干道网为主体的市政建设,形成了今日南京的基本框架,这段时间,1937 年日军侵占南京,南京遭受紧急破坏。可以说,没哪一座城市,可以像南京如此把中华民族历史的骄傲和忧伤这样纠缠在一块:她既是很多王朝的龙兴之地,也是更多帝王仓皇辞庙之所;她既在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和柔靡温婉的六朝烟水中浸淫已久,却又培育出气势磅礴的大明文化;她既历程了中华民族最为鼎盛的黄金年代,却也曾蒙上了华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羞辱,承受了最为撕心裂肺的疼痛。那些散布在城中的遗迹风物,处处留下了这种矛盾、复杂的印记。南京,处处萦绕着纷繁复杂的历史情结,叫人剪不断,理还乱。如此的人和事,还散落在中山陵、燕子矶、总统府、纪念馆、灵谷寺、明孝陵、玄武湖的一砖一瓦、一花一草、甚至泥土和尘埃之中……

    经济上,有人说民国时期排名老三的南京目前已经唱衰,既没办法与上海深证等城市比拟,也落后于苏锡常。的确,南京正处于一个调整阶段。在历经了数个春秋的多番波折之后,这个刚强的城市也需要喘口气,重新找到适合的定位。换个角度来看,比起苏锡常,南京还是有不少优势。譬如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,是全国要紧的高教、科研基地,拥有一批国内先进的高校和科研机构。被国家9 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“四十优”城市之一。南京还取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和2008 年度“中国人居环境奖”,前不久成功获得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,位居2009 年中国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、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、中国最具教育进步力城市行列。

    南京也是“水文化”与“山文化”的复合体,是“北文化”和“南文化”的汇合点。南京人质朴但不愚昧,文雅但不虚伪;南京人包容而不排外,博爱而不矫情;南京人聪明而不显摆,性灵而不失坚韧。随手拈来南京的名人高士,不是一代宗师巨擘,便有一颗伟大的心灵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,画圣顾恺之,南朝科学巨匠祖冲之,唐朝书法家颜真卿、七绝圣手王昌龄,清代《红楼梦》作者曹雪芹、才子袁枚、爱国思想家魏源,与近现代陶行知、徐悲鸿、傅抱石、刘海粟等,灿若群星,不胜枚举。当代南京,更是培育和汇聚了太多的杰出人才。在宁中科院院士有43人,工程院院士有28人,大学在校生43万,名列全国前茅。南京还出现了周光裕、李元龙如此一批平民英雄。开明开放、诚朴诚信、博爱博雅、创业革新,是南京人民建设和谐社会一份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。

    至于美食,南京菜一向称为京苏大菜,厨师则自称“ 京苏帮”。南京小吃可追溯到古六朝时期,多达80多个品种。而且有荤有素、有甜有咸、有色有香,尤以秦淮八绝为最。此外,南京的鸭肴闻名全国, 还有回味鸭血粉汤、狮王府狮子头、尹氏鸡汁汤包、莲湖糕团店、“忘不了” 酸菜魚、绿柳居等小吃不胜枚举。荣毅仁曾在秦淮大快朵颐之后留下墨宝:“小吃美味”,亦作“吃美味小”。

    “六代豪华,春去也,更无消息。……到现在,只有蒋山青,秦淮碧。”多少往事如风,多少文人墨客,多少繁花似锦。昨日的南京已经成为历史,今日的南京仍在奋进,明日的南京会愈加美好么?大家拭目以待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(https://www.scxhcf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